了凡四训

第31章 悟道改名

lxadmin2022-07-25719

【原文】

余初①号学海,是日②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③也。

【注释】

①初:开始。

②是日:此日,这一天。

③窠臼:这里比喻陈旧的格调,原意是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

【译文】

我刚开始的号为学海,这一天就改号为了凡。于是我明白了立命的道理,不想与凡夫的陈旧思想一样。

【解读】

了凡先生听了云谷禅师的那么多道理和观点之后,相信了他的立命之学的观点,把自己的号从学海改成了叫了凡。

了凡先生因为听到了云谷禅师所传授的道理之后,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这里怎么又说只改了他自己的号呢?古代人的名字除了包括姓和名之外,还有字和号。其中,字在古代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拥有的,他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可以拥有自己的字,一般都是在成年或者是行冠礼之后。根据《礼记》的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也就是说在古代想要有字的话男人必须到二十岁,而女人也必须要等到十五岁。前面说过,古人的名一般都是长辈用来称呼晚辈的,但是当人成年走入社会之后,就要去接触别的人了,这种情况下人们显然不能再随便地直呼一个人的名了,因此就用字来代替名字。

当然了,古人的字也不是说随便想取什么就取什么的,它必须要和名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取字的时候都要根据名所代表的意思去取,也就是说字要和名有一定的关系,不是随便就能取的,大部分情况下,字都是对于名的补充或者是解释。由于字和名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所以人们经常把字叫作表字。例如在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中的赵云,字是子龙,而他这个字就和名有关系,是出自《易经》“云从龙,风从虎”;再比如明朝的军事家于谦于廷益和清初的文人钱谦益,他们的字就是出自《尚书》中的“谦受益”这个典故。另外,很多人的表字也直接能够代表自己在家中的排行和地位:古代兄弟的长幼次序一般用伯、仲、叔、季来代表,例如孔子字仲尼,说明他排行第二;孙策字伯符,说明他是长子。总之就是字肯定是和名有关系的。

后来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中国古代人们的名字中又多出了一个新的要素,那就是号。号属于是一种固定的称呼。在人们相互之间为了能够体现出相互尊重的样子,人们叫别人的时候既不会呼唤名,也不会去叫别人的字,而是直接喊这个人的别号。其实,别号一般都是自称的,特别是文人,往往都是以居住地或者是自己的志趣为自己取号,例如五柳先生陶渊明、青莲居士李白、东坡居士苏轼、六如居士唐伯虎等。

了凡先生在接受完云谷禅师的教育之后决心改变自己的名字,把自己的号从学海改成了了凡。“了凡”这个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了凡,大概的意思就是了却凡尘,和世俗名利有一个彻底的了断,就是说不再从心里面对世间的各种东西或者是功名利禄产生任何的妄念。

了凡接受了云谷禅师的教育之后,明白了立命的道理,明白了改变命运的道理,也坚定了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因此,他不愿意再和凡夫俗子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再用凡夫俗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他想要真正地脱离凡夫俗子的范畴,所以他才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号改成了了凡。

当然,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其实也能够看出了凡先生是真正地相信云谷禅师灌输给他的立命之学了,真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本文链接:https://www.lfsx.cn/xiangjieban/294.html 转载需授权!

上一篇:第30章 心无杂念的念咒才能灵验

下一篇:第32章 修炼历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添加微信

skbjcn

添加微信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

扫一扫二维码
用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