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①罪贯盈②,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注释】
①商:这里指商纣王。
②贯盈:指罪大恶极、恶贯满盈。
【译文】
什么是半善和满善?《易经》上说:“没有善行的积累,就不会在世上享有名气;没有恶行的累积,也不会造成杀身之祸。”《尚书》上说:“商纣王罪大恶极,他的罪过就像把东西装满了容器。”勤于积累善行,就是满善;因为懈怠而不积累善行,就不是满善。这是半善和满善的一种说法。
【解读】
了凡先生在这里所说的半和满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满就是说很充足,到了一定的限度;半就是指不完全、不是全部。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包含着半和满两个方面,而通常这两个方面对事物所造成的影响又是不同的,不说别的,善和恶就是这样的。半善和半恶与满善和满恶所造成的结果就一定是不同的,在这里了凡先生用了《易经》和《尚书》里的语句进行了解释。
《易经》上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把善积累到满善的程度,那么这个人就一定能够名扬天下了;如果一个人作恶做到了满恶的程度,那么这个人就等着灰飞烟灭。其实还有一点隐藏的意思,那就是只有满善和满恶才能得到名扬天下或者是灰飞烟灭的结果,而半善或者是半恶基本上是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行善的人和作恶的人都有很多,但是为什么能被人们铭记的却只有区区的少数人呢,就是因为能被我们记住的人都是真正的大善人、大好人或者是真正的大奸人、大恶人,也就是说他们真正地达到了满善或者是满恶的境界。至于那些善有一点点或者是恶有一点点的人,也就是半善和满善的人。
为了能够解释得更加清楚一些,了凡先生又用了《尚书》中的一段话:“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其实这句话主要是用来评价商纣王的,意思是说商纣王所犯下的罪孽就像在一个容器中装满了东西一样,已经满得不能再装别的了,就是说他犯下的罪过很大。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商纣王之所以能够被人铭记,就是因为他已经达到满恶的状态了。如果提起商纣王,大家会想起什么,那肯定是耗费巨资的宫殿、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杀人吃心、祸害忠臣、宠爱妖妃,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罪大恶极的事情?所以他能达到满恶的状态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那么商纣王是一下子就达到了这种满恶的程度吗?或者说商纣王天生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吗?当然不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罪行都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才达到这种程度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善还是恶,想要能够到达满溢的程度,都要一点一点地积累才行。就连了凡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才说:“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只要勤劳地一点点积累,总会达到满溢的程度;要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不懂得去积累,那么就永远不会达到满溢的程度。
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也不能因为恶事小就肆无忌惮地去做,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小善积多了就成为有利于家国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就会像商纣王一样祸害国家了。
中国古代有尧舜禹三位帝王,他们出生的时候也是普通人,并无特别之处。但就是因为他们能不断地修身养性、获取功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最后才能君临天下,教化万民,跻身到圣人的行列中去,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断累积德行才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古人说:“人人可以为尧舜”,但是最终也就只有这传说中的尧舜,没有其他人能超越他们或者说达到尧舜的程度,这都是因为没有人能像尧舜那样积累那么多的德行。纣王其实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大恶人,传说他天资聪颖,闻见甚敏,并且在继位后重视农桑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一东南,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从这里根本就不能看出纣王哪里像一个恶人。那为什么他到后来却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并且还是历史上最昏庸的帝王之一呢?那是因为纣王在后期做了很多恶行、坏事。据说他在后期居功自傲,耗费巨资建造豪华宫殿园林和酒池肉林,创造炮烙等严酷刑罚,残酷地镇压人民,并且杀戮功臣,残酷剥削人民,最终才失去民心被灭亡的。纣王做的恶事,早就抵消了他的那些功绩,并且使他迅速地积累到了满恶的状态。由于他的这些恶行都是一点一点地做的,慢慢地积累下来的。所以,不管是善事还是恶事,不论大小都不断地去积累,就会满盈。
其实不仅是善恶,积少成多是很普遍的道理。《道德经》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年秦国的丞相李斯也曾经在《谏逐客书》中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荀子《劝学篇》中也曾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韩非子·喻老》中也写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凡事要想做大的话,都得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做起,从眼前最基本的事物做起。
了凡先生在这里是想讲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为善的时候要持之以恒,积累多了,才会达到满善;做了恶事,就要赶紧停止,因为一旦开了头,积累下去就会恶贯满盈。平时做事,一定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本文链接:https://www.lfsx.cn/xiangjieban/356.html 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