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张由此折节①自持②,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举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③而去之者也。”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举中第一百五名。
【注释】
①折节:改变从前的行为。
②自持:克制自己。
③薄行:品行不好。
【译文】
张畏岩从此改变了往日的作风,很克制自己,善事越做越多,阴德也越来越多。丁酉年,他梦见自己在一所高大的房子里得到了一份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册,其中有很多行是空缺的。于是他就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说:“这是今年科举的录取名册。”张畏岩问:“为什么缺这么多名字呢?”那人回答道:“对于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阴间每三年会考察一次,必须是行善积德并没有过错者,才能在上面留下名字。就像前面缺少的,都是原本应该考中的,但是因为最近的品行不好所以除去了名字。”又指着后面一行说:“你这三年来谦虚谨慎,克制自己,应该能够补充到这里,希望你继续保持。”这一次他果然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举人。
【解读】
那个老道士的一番话发人深省。经过了老道士的指点,张畏岩终于知道了要怎么样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了,终于知道了怎么样改变命运了,他的人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
张畏岩在领悟了老道士的话之后,就开始有所行动了。他一改往日狂妄不羁、骄傲自负的态度,变得彬彬有礼,十分谦逊,十分注意把持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同时,他还在做善事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花去了很大的精力,甚至可以说平时每天都要去做善事。在张畏岩这样尽心尽力行善的情况下,他的善心、善行越来越多,所积累的功德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既然功德都已经积累了那么多了,那么下一步应该就是得到上天的福报了,或者说这么多的功德应该已经足够改变他的命运了。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准,这是上天的安排。在这个时候,张畏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在一所高大的房子里得到了一份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册,其中有很多行是空缺的。于是他就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说:“这是今年科举的录取名册。”张畏岩问:“为什么缺这么多名字呢?”那人回答道:“对于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阴间每三年会考察一次,必须是行善积德并没有过错者,才能在上面留下名字。就像前面缺少的,都是原本应该考中的,但是因为最近的品行不好所以除去了名字。”又指着后面一行说:“你这三年来谦虚谨慎,克制自己,应该能够补充到这里,希望你继续保持。”
佛教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间之外,还存在鬼神境界。天地鬼神对人世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着密切的观察,或者说鬼神和人们在人间的各种行为都存在着某种联系。有道是“天上地下,鬼神难欺”,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在这个世间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实都是在接受着鬼神的监督的,当然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监督,鬼神会根据人们的表现或者说是功德、恶行,并根据天道的规则来安排人们的福祸报应。或许可以说鬼神其实就是天道的“代言人”。就拿张畏岩来说,本来按照他天生的命运来看,他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考得上举人的,但是他缺少的也只是一些善的修行和功德而已,但看他的学问文章已经是足够了。所以,只要张畏岩能够把他缺少的那些善行、功德全部都补足,那么他就能改变命运,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中举人。
张畏岩三年的认真改过,积德行善,谦虚和善,最终成功地改变他的命运。当他再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终于以第一百零五名的成绩考中了举人。
或许每个人在鬼神手中都有一个档案,或者说是一个记录本,那里面可能记载着一个人所有的善行和恶行,或许还有只是在人们心中计划的却没有来得及实施的善行和恶行,这个就会成为鬼神判断一个人究竟是善人还是恶人的依据。鬼神会依照天道的规则,根据每个人记录中的善或者是恶,核算出一个人的功德或者说是恶行,从而对一个人实施奖励或者是惩罚,也就是说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个人降下灾祸或者是福报。
所以,每个人都要注意,行善的人还要继续坚持,不要因为一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就产生放弃的念头,或许可能是你的功德还没有达到改变命运的程度,要是放弃,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成为无用功了;那些想要作恶、正在作恶和已经作恶的人更要注意,无论是刚刚产生的恶意想法还是已经开始的恶行,全部都放弃,不要总是以为自己很隐蔽,要时刻记住,或许这个世界上的某处正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你,等你作恶作到无可救药的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好人终究会得到好报,恶人也必定会得到惩罚,行善积德,永远都是最正确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lfsx.cn/xiangjieban/385.html 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